分享

返回

万樟园林:“绿”中掘金

2018-11-06

来源于:株洲新闻网

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,粗放式发展理念被摒弃,绿色发展理念渐渐深入人心,并上升为国家战略。

湖南万樟园林集团有限公司,用22年的发展经历,成为绿色发展的践行者和开拓者。从当初一家绿化公司发展成如今的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,万樟园林紧扣时代主题,在绿色发展之路上不断改革创新,走出了自己的绿色掘金路。

创新经营模式,赢来众多订单

1996年,中南林学院毕业的刘祖治做出了一个让家人和朋友惊讶的决定——下海创业。

“为了不让自己的专业知识荒废,我和几个同学、朋友办了一家绿化公司。”刘祖治说,当时,他在茶陵县下东乡(现下东街道)租了100多亩地作为苗木基地,搭起了“草台班子”。

万事开头难。当时,茶陵从事苗木、绿化的公司并不少,竞争激烈,刘祖治的绿化公司不尽人意,为了打开市场,他开着摩托车到一个个学校、单位拉业务。

跑了一个多月,终于拉到了第一单——县八中的一笔400多元业务。一单下来,赚了不到200元。“这样下去不是办法,得找个打开市场的突破口。”刘祖治说,他开展市场调研时发现,现有的绿化公司只提供苗木销售,而业务单位购买后,苗木存活率却不高。

这一发现,让刘祖治倍感兴奋。1997年,他改变经营策略,尝试先栽种后付款模式,公司对所有业务,提供免费的前期设计和后期服务,确保所有苗木包载包活,不用业主“操一点心”。

这一创新,让刘祖治尝到了甜头。仅1997年,公司收入就超100万元,订单纷至沓来。秉承着诚信和服务理念,公司不断壮大,2002年正式注册成为湖南万樟园林集团有限公司,苗木基地从原来的100多亩扩大到800多亩,自2004年起订单大多是千万元起步。

发展生态经济,让荒山变金山

如今,走进位于严塘镇的万樟园林基地,只见漫山遍野绿意盎然,被修剪的桂花树,点缀在高低起伏的山脊上,宛如一道道绿线。

2010年,他在严塘镇考察时,发现附近十几个山头满目荒芜,山上留有多处被烧过的痕迹。

“我是一个‘林二代’,看到这样的场景格外心痛。”刘祖治说,他当时暗下决心,一定要使这片荒山变模样。

众所周知,林业项目周期长,投入大,见效慢。但在他看来,种树,能让荒山变绿、农民变富,可以造福一方。

2010年,万樟园林公司与严塘镇签订承包协议,建设万樟园林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,计划将示范园打造成苗木基地和生态景区。“生态经济是当前的热点,发展生态产业前景可观,多年的摸索增强了我的信心。”刘祖治说。

经过9年的发展,万樟园林在严塘镇租赁的10万亩荒山荒地,如今早已变成了绿意盎然的林业产业园,还打造了“中国花湖谷”景区。然而,万丈园林的生态发展脚步并未停歇,还在桃坑乡建设蜜柚、黄桃、脐橙生产基地,成立了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有限公司、蜜柚实业有限公司、黄桃发展有限公司、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5个子公司,逐步实现“一三”产业融合发展。

绿色发展,生态经济,万丈园林因此赢来无数荣誉: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、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(园区)、国家现代园林标准化示范区、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、省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等荣誉称号。

紧扣乡村振兴,释放绿色红利

发展林业产业,离不开和老百姓打交道。万樟园林的发展壮大,周边的村庄也获得巨大的生长动力,不少村民成为他人羡慕的对象。

严塘镇山寺村村民周汉伟就是其中之一。他年轻时当过兵,后因公负伤,脚落下残疾,干不了重活,家境十分困难。

2012年,周汉伟将自己种不了的林地和土地全部流转给万樟园林,每年有3000元土地租赁收入,夫妻俩人又在园区务工,一年可得6万元左右劳务收入。“我脚不方便,但手上功夫好,我用双手种树挣钱有尊严,2015年家里盖了新房,日子越过越红火。”周汉伟感慨道。

一人富了不算富,万樟园林的发展助推了当地的脱贫攻坚工作。如今,万樟园林每年支付农民土地流转资金近400万元,户均增收1000余元;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,年支付农民劳务工资3000余万元,务工农民年均增收1万余元;还有部分农户加入万樟园林苗木专业合作社,办起了脐橙园、花卉苗木基地,自己当上了老板,合作社为入社农民提供种子、农药、化肥和技术,对农户种植的花卉苗木包购包销。

“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释放绿色红利,惠及更多农户,巩固脱贫成果,助推乡村振兴。”刘祖治说,预计明年多个园区将陆续开园,将提供更过景区管理岗位。同时,公司将继续深化助农举措,通过金融扶贫、助学奖励、走访慰问等方式,解贫困农户之难。

行走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,万樟园林立足苗木产业优势,大力发展生态经济,做优“一三”产业融合文章,不断产业绿色效益,释放绿色红利,已经成为全国绿色发展的范本。 
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