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07-18
来源于:湖南政协
12年来,他带领团队植树造林,从最初的1万亩,到如今的30万亩,一个“绿色奇迹”在湘赣边的罗霄山脉深处悄然生长壮大。
12年来,他的集团累计流转10万余亩土地,让周边多个乡镇的大批村民既获得稳定就业,也通过土地入股成为“公司股东”,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。
12年来,他投资亿元,修建了一条长达69公里的产业大道,蜿蜒在茶陵县的大山之中,穿越层峦叠翠,一路向东,直到与井冈山接壤。
尽管,当年他挺进大山的行动,被亲朋好友看作是“疯了”;尽管,多年间依靠自己的传统主业大量补贴“修地球”,他依然坚定前行。
绿了一片大山,富了一群百姓,成就一方热土,丹心一片映青山,这是他最艰辛而又欣慰的一段人生路。
2021年2月,他获得中共中央、国务院颁授的“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”荣誉称号;之前的2019年9月,他获得“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”。
两获至高荣誉的他,就是省政协委员、湖南万樟集团董事长刘祖治。
作为省政协助力脱贫攻坚行动的响应者、实践者,刘祖治与红土地的故事,与村民们的故事,与绿色发展的故事,在大山深处不断延续……
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,关键在人,关键在思路。 ——习近平 “你这个疯子,是要去修地球吗?!” 在刘祖治的办公桌上,铺展着万樟园林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的第一份规划图。12年前制订的这项规划,计划造林1万亩。当年,刘祖治的想法就是这样简单。 刘祖治与茶陵县严塘镇这片大山结缘,是在2009年。他偶然经过这里,看到连片山林因冰灾损毁严重,断树残枝,杂草丛生,绵延大约10万亩。这让多年从事林业工作的他深感心疼和可惜。第二天,刘祖治便带人进山考察,脑海里浮出一个想法:植树造林,消灭荒山,定让这荒山变绿园。 这个想法并没有得到亲朋好友的理解和支持。因为在商言商,农林业投资大、周期长、见效慢,有人劝他“这不是笔好买卖”,还有朋友大为不解,说:“你这个疯子,这是要去修地球吗?!” 父亲是唯一支持刘祖治的。刘祖治现在回想起来,自己对树木的特殊情感,来自儿时受父亲的耳濡目染。父亲曾是林业部门的育苗工程师,老人家认为,“钱挣得足够了,植树造林是一件积德积福的大好事,子孙后代会记住你”。 既带着他人的不解,也带着父亲的期许,2010年5月,刘祖治领着百名员工、几十台挖机开进了山里,树起了醒目的红色条幅“消灭荒山 植树造林”。人声、机器声,给这片沉寂已久的红土地注入了新的生机。
后来的事实也证明,亲朋好友当初的劝阻不无道理。一直以来,万樟集团下属7家公司中,发展最为稳定的依然是刘祖治的老本行——园林绿化工程,以至于好几年的时间里,刘祖治必须把“老母鸡”产生的利润,持续不断地投入到这片山林的绿化和发展之中。
“如果不行,我们就卷铺盖走人” 土地是农村群众的命根子。要动工,第一步就是流转山地,这却是“老大难”的一件事。 刘祖治清楚地记得,2010年的第一份流转合同,涉及尧市村山背组100多户农民的800亩山地,花了3个月也没有谈下来。 对于村民们来说,“山地流转”闻所未闻。有的老人一听,拍着大腿直呼:“卖土地就是卖祖宗啊!”有的将信将疑,“山地还能挣钱?”有的更是心里没底,“未来会被老板搞成什么样?”村里开了10多次会,仍然没有通过。 怎样才能打消顾虑,让村民相信肯定会有获益呢?刘祖治一番冥思苦想之后,带着员工,邀请村干部作见证,挨家挨户、一一解疑释惑—— 首先,山地是流转,不是卖掉,山地始终是村集体和村民的;第二,山地种上树,生活环境好了,还可以获得稳定的流转收益;第三,流转租金一竿子插到底,直接打到村民账上,不会有任何环节的“克扣”;第四,山地流转了,还可以植树务工,在家门口就业。刘祖治采取灵活的用工方式,按每天80元计酬。“这一点是最打动村民们的,最受欢迎。”刘祖治说。 刘祖治对村民们说:“如果上述条件没有兑现,我们就挑笼子过坳(茶陵俗话,意思是卷铺盖走人)。” 800亩的流转合同终于签订了。开工当天,刘祖治邀请村里所有劳动力到村部大坪开会,结果只来了20多个人。讲完要求和注意事项,刘祖治就领着大伙进山种树了。让这20多位村民意外的是,当天收工时,现场就领到了工钱。 第二天早上,大坪里来了70多个人,工钱照样当天结清;第三天,大坪里来了100多人……就这样,1个月零3天,施工完毕。如今,这第一批栽下去的桂花树、罗汉松,从树径2厘米已长到20多厘米,长势喜人。 “当天工钱当天结”一炮打响,有了第一批的示范效应,原计划的1万亩流转、施工,刘祖治只花了1年时间。 “还有9万亩,手头又还有钱,那就继续干呗。”刘祖治说,团队走得很稳,有多少钱干多少事,一步一步来。就这样,一年一年地干下来了。
如今,产业园已流转山地10余万亩,每年向2个镇21个行政村的村民支付租金400余万元。邻镇的村民很是羡慕,招呼着“刘总什么时候也能上我们这儿来”。
2016年,多个县市区到万樟集团考察土地流转,刘祖治说,经验就是一句话——“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受益,这事业才能长久”。
显然,这是一笔明白账——带不走的山林资源,稳定的土地租金,持续的就业收入,以及合同期满后的山林股金。
按照约定,合同期满后,租金转股金,双方是平等的股东关系,共享山林发展的红利。“是公园景区,也是产业园区,变成了我们大家的共同资产,他们的子孙后代,与我的子孙后代,将来的利益是一样的。”刘祖治说。
实事求是、因地制宜、分类指导、精准扶贫,积极探索可复制的经验。 ——习近平 贫困户变成了“上班族” 盛夏七月,在尧市村路边的树荫下,每天都会停着一溜摩托车,车主人们正在紫薇园里除草施肥,迎接已经到来的旅游旺季。每天早上7点,他们骑着摩托来上班,中午吃工作餐,休息2小时,5点下班后,再骑着摩托回家。
年近六旬的谭头娇来自猷竹村,曾是村里的兜底贫困户。她在这里工作5年了,常常笑着感叹:“自从到这里工作,日子过得可真快呀。”
在紫薇园里工作的,大多是像谭头娇一样的五六十岁的村民。过去对他们来说,外出务工不现实,又没有特色产业,想要增收,有心无力。
茶陵县位于罗霄山脉,是革命老区,也曾是国家级贫困县。严塘镇过去有4个贫困村,贫困人口1038户3369人。与许多贫困山区一样,各个村里少见年轻人身影,大多是留守的老人和孩子,守着家门口的几亩地。
“过去是真穷啊。”刘祖治回忆起一桩往事。在园子开工之前,他曾多次入山做林调。有一次和同事在一位村民家中借用食宿。那是一位刘姓老婆婆独自带着一个小孙子。
到了晚饭时,刘祖治在厨房里却没看到人,找了一圈才发现,原来,老婆婆背着他们到邻居家借油去了。刘祖治没有说破,但第二天离开前,他坚持给祖孙俩留下了1000元。此后很多年,他每年都会去看望老婆婆,直到老人家去世。
这一次经历,让刘祖治认识到,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,还要更多地回馈社会。
2013年,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提出“精准扶贫”的号召,刘祖治更加坚定了干好这份事业的信心。
2015年,刘祖治在公司下发文件,围绕帮扶贫困户出台了一系列措施:招工中,优先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园区就业;建档立卡贫困户日工资标准提高5-10元;不超过70岁,身体健康者都可务工;鼓励支持有志者以合作社的形式创业脱贫;专门安排几辆大巴接送路程远的员工上下班;坚持捐资助学、走访慰问……
周边许多村民,尤其是贫困户,摇身一变成了“上班族”,只要想上班,天天有班上。工资按8小时工作制,日薪80-90元计算,家中有特殊情况者,可按小时计算,接送小孩、做饭、家中农活都能顾到。这种创新的、灵活的就业方式得到村民们真心欢迎。
目前,整个园区解决了4000多人就业,每年支出工资4000余万元,“上班族”们平均每人每年增收1万余元。
“一个碗里吃饭,能不好好干吗?” 万樟园的出现,悄悄地改变着许多村民的生活。 山寺村村民周汉伟家的二层楼房是村里最好辨认的房子,从空军退伍的他把房子外墙刷成了天空一样粉蓝的颜色。他的腿脚因公落下残疾,干不了重农活,几年前又查出癌症,一家人过着贫困的生活。 2014年,在村贫困户集中开会后,作为贫困户代表发言的周汉伟被刘祖治叫住了——“老周,你愿意跟我干不?” 当年,夫妻二人在园区务工,一年获得6万元左右的收入。第二年,周汉伟就盖起了新房子,并当起了所在村组的“领班”。 为便于管理,园区以村组为单位,设置专人担任领班,负责联络组织工作。园区总指挥每天通知领班第二天需要多少人、到哪里上什么工,领班负责确定人数,以及管理、技术指导、质量检查、记工。 今年,周汉伟乐滋滋地“发了笔小财”——3年前从万樟“退休”后,他和朋友承包了一片地,种植油茶,挂果后转卖挣了100多万元。 周汉伟把这笔收入归功于在万樟的工作经历。“如果没有经验的话,我也没有这个胆子和眼界。有了林木管理的经验,我当时算了算,觉得有钱赚,就包下来了。”周汉伟说,自己从外行变成了内行。
“变了!”是记者从村民口中听到最多的话:环境变好了,收入变高了,村里的路变好走了,还有人说,给孙子的压岁钱变多了……刘祖治则觉得,这些“变”都是环环相扣的。
尤竹村曾经的贫困户谭东梅,从2015年起带着几十号贫困户,加入苗木种植合作社,由公司免费进行技术培训,并签订回购包销合同。当年春节,在向姐妹们打听给孩子多少压岁钱后,她骄傲地说:“我家去年给了20块,今年给了100块咧!”如今,谭东梅每年能获得近10万元的纯收入。
村民们很清楚,园区发展得好,自己的生活才会更好,“一个碗里吃饭的,能不好好干吗?”